四川广电网络:数字化转型最终要实现生态共赢

HBR-China 哈佛商业评论 2019-11-14 10:03:24

众所周知,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信息传递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快速将灾情信息第一时间准确送达,毫无疑问会有效减少可能带来的损失。要是说广电行业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60秒内将地震信息传递到你的家庭,你恐怕更加难以想象。

不过对于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广电网络”)来说,做到这一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今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四川广电网络的电视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到达前10秒向宜宾预警,地震波到达前61秒向成都预警,有效降低了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损失。如今,电视地震预警服务已经延伸至四川省21个市州,覆盖了141个区县,占四川全省区县的76%。

在这种电视地震预警服务背后,四川广电网络通过数字化技术搭建起来的智慧广电云平台功不可没,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在广电网络的实时播发。

转型不易。对于四川广电网络这样的传统媒体属性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要想走出一条可持续性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则更加艰难。近日,四川广电网络宽带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刘丹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时,详细讲述了四川广电网络的转型历程。在他看来,不做数字化转型,就根本没有办法在多种维度的竞争环境下生存。

image.png

四川广电网络宽带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刘丹

多维度的竞争格局驱动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媒体行业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足用户愈加多样化需求的媒体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媒体生存状况堪忧,比如传统电视,近年来用户量不断下降,发展前景面临严峻挑战。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从2010年起美国卫星电视用户流失严重。另外,根据 Informitv 的 Multiscreen Index 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付费电视行业失去了257万用户。国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格兰研究发布的数据,国内有线电视用户增长率近五年均在下滑。

新媒体时代,媒体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重建入口到重构关系再到制造场景整个过程,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制造、分享、传播和接受信息。在刘丹看来,数字化转型成为解决新媒体时代互联共生的关键环节。

而对于广电系统来说,除了要面临来自新媒体的竞争,还要同运营商竞争,在内容层面又要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竞争。用刘丹的话来说,四川广电网络就是“在多维度夹缝中求生存”,不做数字化转型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2016年,四川广电网络就启动了智慧广电云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开始踏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不过,对于一家传统广电网络运营商而言,打破固有理念、以新技术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克服的挑战远比想象中大。“过去,广电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无论是思维习惯上,还是技术系统上,都有待革新。”刘丹表示。

一方面,从思维习惯上来说,传统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时容易陷入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把它仅仅当成IT部门的事情。“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数字化转型不光是IT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的集体行为。”刘丹认为。

另外一方面,从技术基础来说,四川广电网络要解决的是如何对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云化改造。同时,想要建立真正的智能融合平台,并且能够支撑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寻找到能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服务以及专业技术图谱规划的服务商,助力四川广电网络实现全方位的云化。

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大脑”

image.png

 刘丹在《数字化转型进阶:智慧与敏捷》主题课程上做内容分享

“我们建设智慧广电云平台,实际上就是搭建‘数字大脑’。”刘丹表示。

在这一点上,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颇有经验。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推出了助力百行百业的“数字大脑”计划:以数字基础设施、业务能力平台、主动安全和统一运维构成的智能数字平台为基础,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更为重要的是,新华三致力于与生态合作伙伴开展智慧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助力客户持续孵化创新产品、创新应用。

2016年,经过公开招标,四川广电网络选定新华三集团为智慧广电云平台建设的基础技术服务商。仅仅用了三个月,智慧广电云平台就开始投入使用,大大超出了刘丹的想象。“当时我觉得特别惊讶,之前听说过很厉害,但是没想到效果出的很快。我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在当初的设想里,四川广电网络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敏捷度、充分利用数据提高对趋势的预测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盈利模式变得更为多样化。“做单纯的商品买卖容易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去。靠单一的盈利模式,我们很难生存下去。”刘丹表示。

有了智慧广电云平台,这些设想都一一得以实现。刘丹总结到,资源使用投入降低、业务系统更加可靠以及业务系统管控更加便捷等都是肉眼可见的效果。

比如从资源投入来看, 过去支撑所有的业务系统大概需要540台物理服务器,如今减少到了250台,由于使用了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我们运用3到5人,就可以保证500多台物理服务器组成的大平台稳定运转,还包括大量的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如果使用传统架构,我们则需要投入20倍以上的运维人员,并且云平台还使资源节省率高达50%以上。
智慧广电云平台也使得业务系统变得更加可靠。通过超融合服务器、云管理平台和虚拟化系统,以及自动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另外,项目交付时间也大大缩短。
过去,四川广电网络承接一个新业务系统的项目,在所有基础资源准备好的情况下,从需求提出到资源交付,运维人员往往需要7个工作日以上才能配置好全部资源进行交付,期间还会与需求部门产生大量的沟通成本,资源配置的时间和效率,相比于互联网厂家或运营商,劣势明显。智慧广电云平台上线后,新项目从提出需求到最终资源交付,大约只约三个工作日,整体交付时间缩短57%以上,竞争力大幅提升。

在刘丹看来,对于四川广电网络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最大成效莫过于:数字化承载的系统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业务生产核心。如今,智慧广电云平台已经承载了四川广电网络80%以上的业务应用,同时不断助力四川广电网络面向用户开发出新的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依托数字化转型,四川广电网络旗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解决方案,组建起全网全域舆情监控分析、生产指挥调度、融媒体内容管理等八大平台;在“智慧广电”模块,也嵌入了“智慧党建”、“智慧政务”、“雪亮工程”、“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服务以及“数字图书馆”、“地震预警”“智慧医疗”等5大项23类数字化公共服务产品,建立起“融媒体+政务+服务”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融入生态链是变革的最终目的

数字化转型给传统广电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如今的四川广电网络已经不再是单一封闭的有线电视传输机构,而是一个连接型的全媒体运营商,在用户和内容之间搭建起了一条连接管道。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广电行业或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6月份,中国广电正式获得5G商用牌照。不过,刘丹表示,5G确实是一个机会,但在技术储备、投资风险、运营经验等方面,也为广电网络运营商带来了一些可能的未知风险。“但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整个数字化转型当中的规律,我们能够利用新的技术培育新的模式和新的市场,这种情况下,5G技术就是一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雪中送炭。”

在他看来,无论是新技术、新产品,都是推动生产力的工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在生态圈中动态推进,需要与生态圈中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场景。

打造生态圈也正是四川广电网络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刘丹认为,未来,四川广电网络要基于智慧广电云平台,构建一个融合智能媒体平台,整合传统媒体优质资源,最终在行业业态内实现优势互补、行业生态共赢发展的格局。
数字化转型不完全是工具,也并非互联网似的繁荣,而是在恶劣环境下诞生的一种先进生态链,传统行业转型的目的就是融入到这个生态链中去提供新服务、生产新产品,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对于广电而言:通过变革,融入到生态链中,才是最终目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