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如:过去只能改变你自己,未来你能改变整个行业

陈威如 中欧创业营 2020-10-28 12:05:40

这次分享,我想以这样的预判开场:未来十年,整个世界会经历的大趋势将会是,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化跟智能化。

52351603857731_.jpg

具体怎样分步骤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创始人应该有怎样的心理与行动准备?我们慢慢说来。

01、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

1. 全场景:线上线下的融合

全场景是指线上线下的融合。未来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触达消费者,可能要运营上百个场景,包括线上和线下。

线下场景包括传统的杂货店、超市、购物商场、会所、餐厅等。

线上场景在未来会占据半壁江山,从传统的电商到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等。

未来企业会通过众多碎片式的渠道触达消费者,甚至可能要同时运营个上百个不同的渠道。

每个渠道可能只占个3%、5%左右,但是如果企业没有经营到的话,短期来看,可能会输了竞争者一段,长期来看,可能永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未来企业经营的复杂度会非常大,这时候更需要把线上线下两个不同的逻辑融合起来。

同学们,未来不可能只打一边,如果只有线上,没有线下,那就是断了一条臂,惟有线上线下结合才是生存之道,不过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盒马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它一生下来就“一半来自互联网,一半来自零售行业”,不过真正结合以后会才发现,两边的思维逻辑原来差这么多。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地球,两个年轻人因为恋爱而结合,因为同居而分手。

融合谈何容易,人的融合、流程的融合等等,公司至少要经历两、三年的震动,才有可能杀出一条大概走得通的路。所以同学们,线上线下的融合要早点去做,立马就做。

2. 全链路:从消费侧到供给侧拓展到全环节的数字化

全场景做完了之后就是全链路的数字化。

通过数字化相连,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会立刻引导研发,做出定制化的生产制造,然后再透过、快速的物流交付给消费者,全链路相连提供敏捷、个性化的价值。

我们反思过去十年,“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其实只发生在靠近消费者的两个环节:

第一个是信息传播,以往消费者通过线下渠道获得产品信息,现在大部分,约85%,变成线上了;

第二个是分销渠道,如今25%左右的销售是透过线上销售的。

但是除了这两个环节以外,其他的环节,像物流、制造、研发,线上化的程度还非常非常低。这些环节的线上化、数字化就是“”,我们创造这一词也是相较于过去的消费互联网而言的。

有一个感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我问EMBA的同学们,你们应对互联网做得怎么样?我常常听到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85%的信息都已经通过官网、小程序、公众号来触达消费者;我们的新媒体运用得很好;线上销售比例一直在增加……

梳理一下这些回答的背后逻辑,大部分企业家认为,互联网化、数字化就是营销、销售的数字化,完全没有意识到数字化也可以用到生产流程和供应链上。

过去十年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已经如此巨大,然而它只是影响到靠近消费者的两个环节而已,那未来互联网数字化发生在行业的其他的环节,是不是有更多的可能性?

02、争取领导权的窗口期还有三到五年

对于做产业的公司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升级机会,不过这个机会转瞬即逝。

过去十年产业界一直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学那些消费互联网的大咖们做流量创造、流量运营,结果做了半天发现流量越来越贵,还没有别人做得好。

其实我们不如好好的把自己擅长的环节做好,那就是产业链路上的制造或者供应链的数字化,别人不会比你更擅长做好。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海尔,海尔是很早就开始做数字化、互联网化,但是现在来看,它消费端的互联网化可能帮助了它在行业里取得一定优势,但是整体来看不是它的强项。

海尔现在真正独步武林的竞争优势是它的COSMO智能制造平台,最终,海尔还是回到它最擅长的地方,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而这恰恰是别人不会的。

但是,消费互联网出生的公司也在积极进行产业数字化的尝试,五年后产业都需要数字化,是按照你定的规则,还是按线上公司定的规则,也就是主导权的归属,就看谁包容对方能力的速度快。

所以我认为,给产业界带来了一个重新奋起的机会,这个持续领先优势的机会大概有三、五年的窗口期。

留给产业界增强自己数字化能力,赢得主导权的时间,至少有三年,不一定能撑到五年。五年以后是什么状态?是一个所有行业领导者一定都懂线上、线下,懂数字化、懂产业的。而这样的公司到底是线上出身的,还是从线下出身的,这个说不准,每个行业不一样,靠打拼得出结果。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如何应对?创业公司资源较薄弱,目前可能还想不到全链路上下游的整合,但是可以从我们最熟悉的环节开始做数字化,然后再线上线下融合。

1. 先把每个环节数字化

我以过去几年参与的阿里集团菜鸟网络的数字化为例,物流这一板块分为这样四个环节,仓、运、配、端。

仓,未来全国需要建设有1000个高度自动化的仓并数字化相连,这样才能提高分拣效率,这是菜鸟最专注的领域,全国平均配送时间已经从菜鸟成立之初的5天到如今的1.7天。

运,跨城运输,中国有100万辆卡车,但是卡车司机中99%是个体户司机,要让他们去数字化是件大工程,比如车上传感器监控司机眨眼频率预防疲劳驾驶,机油、轮胎、零部件的状况试试监测分析,对影响驾驶安全的因素提出预警。

配,同城配送,中国有超过200万小件员在大街小巷配送。小件员其实是一个底层的弱势群体,一天干十小时、十二小时,一单才赚一块钱左右。怎么样利用数字化的软硬件让这群辛苦的人提升收入养家糊口?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端,最后一个就是多元化的交付方案,例如菜鸟驿站或者是自提柜等等,还有发展中的办公楼及社区无人物流车这些。

你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里,很多的数字化工具陆续导入运用。而当所有环节都数字化后,那就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时时获取数据,形成大数据,再加上算法的优化,再与生态圈合作,可以带来过去不敢想象的价值。

例如连接到高德地图,算好今天天气和路况,给卡车司机最优建议,怎么走最省油省时间,于是所有的货都能够在线上运算过后实时精准调配。

2. 再全链路打通

在一个双十一的半夜,菜鸟办公楼层灯火通明,有个好消息传出:“今年我们可以创一个新记录,把一个在广州工厂生产的洗发水,通过物流要素的数字化协同,在24小时内送达到上海一位消费者家里。”

就在大家都为整个物流界的数字化进步欢呼雀跃时,有一位小伙伴提出这样的疑惑:“那位上海消费者家门口不就有很多超市、杂货店,里面不也有这种洗发水吗?如果我们能发布一下消息,说不定有老板愿意送洗发水上门,30分钟就到,比24小时快多了。”

一想对啊,我们搞半天到底在干吗?问题就出在商品的数字化与协作机制上。

消费者家旁边的货物对品牌商来说是已经销售出去的,尽管产品并没有被真正地卖到消费者手中。

品牌把货压到超市后,网上又出现了个消费者,即新的订单增量,尽管从广州工厂调货千里跋涉是低效率的,但是其中的利益让品牌商决定依旧卖厂里的新的,而不会卖超市里最近的那个。

另外大家可以感受到,因为线下的货不可视,所以链路上充满了存货。有没有可能实现全部可视化?所有店里的、路上的库存都看得到?我认为这个时代即将到来,到时候线上线下一盘货,随时可调配。

这就是全链路线上线下的打通。

3. 连点成线 动线成面

上述的案例属于看得比较远的,对于创业者来说,不妨专注其中的一个小点。把自己的这一小点做好数字化后,再透过社会关系或者同学关系在不同环节里做线上线下的融合。

比如中欧创业营八期同学,快仓创始人,杨威,你先把仓储数字化这一块做好,然后打通物流前后环节,透过电子面单把整个链路串起来,之后再跟制造、研发和消费者串起来,这大概就是这个世界被重构的一个思路。

这告诉我们什么?目前世界的每一个小点现在都在进行数字化,餐厅也在做数字化,你可以扫码点餐,农贸市场的摊位也在做数字化,可以记录消费者每次的生鲜消费,并进而做营养分析,这世界每一个微小颗粒都被数字化以后,最后能够把它串起来。

有了这思维,很多行业未来的方向会跟过去十年大不一样。

比如说大家熟悉O2O,过去十年本质上是线上发优惠券,把流量导到线下,除了获客,并不能有效提升线下运营效率,也没有提升各家产品的差异化。

到后来就变成,初期抢先做引流的线下门店赚到了钱,但当大家都来做,流量变贵时,大多数的厂商不会赚到钱,消费者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的改变,只不过便宜一点而已。

而未来十年,更多的会是产品跟供应链的变革,这才能真正为商家带来赚钱的机会,因为差异化竞争才能赚钱,消费者也会有价值提升。

这样的例子如今不胜枚举,美团与饿了么等开始做餐厅门店数字化,使运营和食材供应链更加有效率。医疗以前是互联网+医疗,功能停留在通过互联网做轻咨询,帮患者挂号排队等,未来你会看到大厂进来,诊断结果数字化,通过电子病历表把病人跟医生串起来。

过去我们理解的这些事业,在未来时代都会有新的做法。

03、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分享一个比较像全链路数字化相连的雏形:家装行业的变革。

家装行业在过去是痛点最高的行业,95%的家庭在装完后都跟供应商翻脸,别说复购了,不打官司已经不错了。所以这是一个痛点极深的行业。

我看到这个行业现在开始做一些变革,包括索非亚、欧派、尚品宅配等,他们在做全屋定制产品。

全屋定制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派人到消费者家测量,形成数据包。然后设计师通过CAD软件做辅助的匹配设计。接下来请消费者现场讨论修改,形成最终设计稿。签约了以后设计数据包传到工厂开始生产。

的智能工厂不只是个性化生产,而是“大规模+个性化”的生产,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方向要怎么兼得?背后也是数据+算法。

家具大部分都由木板材构成,工厂汇总订单,再匹配具体配送时间综合计算出今日的生产计划,大数据计算板材怎么切割能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切完以后每个板材都有一个ID,生产完汇集在一起,按照每个家庭的订单包装起来的,然后出库,基本上做到无库存。

全链路相通的数字化背后有很多计算串联。利用数字化了解消费者的喜好跟差异化需求,经过设计软件做到人机沟通,之后再跟生产连接,跟物流连接。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样的模式有没有让消费者更喜欢?数据显示,消费者普遍愿意多花20%左右的钱来选择全屋定制。

再来思考,这样的模式有没有改变行业的盈利模式?索非亚如今的大规模生产成本跟以产定销厂商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但大幅减少了库存成本。在很多行业库存成本大概占20-30%,成本降低自然意味着获利的提高。

全屋定制在整个家装市场从原来1%、2%的占比,逐渐涨到10%左右,这里面好几家公司因为数字化能力而上市。

我们进一步思考,这样的变革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行业?服装、家电、家居,甚至B2B的行业。

这里推出我的畅想,我认为,时代,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是重做;行业是被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重做,打破惯性思维。

第二个是所有;不管快跟慢,所有行业最后总归要重做一遍;

第三个是值得;不是必须,你可以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重做一遍犹如二次创业,这个二次创业还不是重新开始,还要把过去的东西忘掉,甚至转换掉,确实太难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依旧看到不少我陪伴过的企业,创始人们正带着整个公司在痛并快乐地转型着,为什么会快乐?

第一个有极大的意义感;这可能会是解决行业几十年来诸多痛点的终极方案;

第二个做好以后回报极大;不止对一家企业,对整个行业都有深远的影响。不管企业销售额的增加,还是将数字化能力开放给行业上下游,通过平台化增加在行业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好了都有会极大的回报。

然而,发展会跟我们过去习惯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不太一样,相较与过去追捧的战略敏捷力,先量而后质,时代会需要更多的战略定力,先质而后爆量,会需要更多的工匠精神去深耕细作。而数字化工具也能够帮助整个行业升级协作,利他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过去只能改变你自己,未来你能改变整个行业。正因为这样一个更大的愿景,正因为你对这个行业深沉的爱,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完成你创业的初心与使命。

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谢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